比起苏州,我更喜欢姑苏这个名字。轻轻念这两个字,声音也会变得酥软起来。大概“姑苏”和“舒服”同韵的关系,一念出口,就觉得全身舒坦,好像离江南女子的吴侬软语,离亭台水榭里的评弹小调也不远了。据说“姑”这个字在当地土语里只是个发声词,并没有实际的意义,那就是纯粹为了好听了?
“姑苏”这个名字,虽然比不上“苏州”的大气和浓浓的历史意味,但好像更适合这座阴柔的水乡城市,毕竟对苏州的印象,更多还是它小桥流水,白墙灰瓦下的烟雨朦胧。况且“姑”不只有阴柔的韵味,好像还有点小情趣在里头,就像家乡把荸荠(马蹄)叫做“慈姑儿”,把小孩子玩的过家家叫做“姑姑园儿”,有个“姑”在里头,马上变得有趣许多。
姑苏的韵味是绵长细密的,一如苏州的雨。逛留园的时候,远远就听到女子温婉的弹词,随蜿蜒曲折的小径和高低错落的屋宇忽远忽近,一转身一回头,弹词人就在你面前不过5米处,端坐于厅堂内,犹抱琵琶半遮面,身前是两扇半开半掩的雕花木门。很多游人驻足于此,听她弹唱完一段,才悠悠然离开。弹词人的琵琶并没有像《琵琶行》中那样“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急缓层次,更多是幽雅娴静,委婉缠绵的舒缓。“其声如百转春莺,醉心荡魄,曲终人远,犹觉余音绕梁”。弹词的韵味还没有散尽,又听到有人唱昆曲,虽是陋室,仍然坐满了游人,女伶身穿粉红花袍,在屋子一头曼妙歌舞,角落坐着几名乐师,曲声轻柔,缠绵悠远。来到苏州,才突然意识到这里是昆曲的发源地,这个被称为“中国戏曲之母”的剧种,就是从苏州昆山开始,慢慢传到各地,衍生出不同的地方剧种。
这座城市,悠远的除了评弹昆曲小调,还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钟声。寒山寺因这首诗扬名,而诗中最重要的景致便是钟声了。寒山寺的钟是我见过最大的,有三层楼高,108吨重。在梵音阁的顶层举目远眺,这座八角亭的四扇窗,每扇都是不同的景致,有一扇窗外还有不远处僧人悠悠的诵经声。现今的这口钟早已不是当年张继听到的那个,当年的钟传说是流到了日本,但也一直无从考证。人已不是当年的人,钟也不是当年的钟,但钟声还在,依旧厚重而悠远。倚在窗前,听脚下钟声响起,整座钟楼都在微微颤动,整个人却安静下来,恍惚间一缕禅意升起,内心也变得清净明亮起来。
我边看边听电台,真是好听极了呀,呵呵。
你们录得效果还挺不错的呢,呵呵,我也是喜欢这些吴侬软语的很,嘻嘻。
哈哈,这期偷了点懒,直接把日志拿来做电台了,不过自己到觉得还不错,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