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究吃不惯豆汁儿

陪爸妈逛街,没想蹓跶到一处叫"中华小吃博物馆"的地方,富丽堂皇的样子,进去一看,二楼是博物馆,一楼东西都是各地小吃,跟很多商场的美食排档挺像,不过装修更好些,价更高些,中间有个大戏台子,不是表演时间,人不多,倒也清静。
在东区看见食档有人吆喝着卖豆汁儿,拿个大勺不停在锅里翻舀着。来北京这么多年,自认味蕾开放,能接受各种怪味儿,但吃过两三次豆汁儿,一直无法接受那股酸臭味。大概有点离别在即的情绪影响,凑近锅边闻了闻,竟然没觉得多臭,就点了一碗,配上焦圈儿,想最后再试一把这老北京旗人的美食。
端起碗还是臭,吃嘴里又酸苦酸苦的,但好像没有以前吃的时候那么难以下咽了。使劲琢磨里头被好这口的人称为"酸香"的味道,只可惜辨识度太低。把焦圈儿泡豆汁儿里,倒是能更多注意到炸香味儿。吃完焦圈儿,剩下的豆汁儿还有些沉底荡起来的渣,那是叫做麻豆腐吧,什么羊油炒麻豆腐,就更无福消受了。大概还是有点离别在即的情绪影响,一大碗豆汁被我喝的只剩碗底儿,吃完了喳吧下嘴,跟完成任务一般。
后来去二楼博物馆看展览,看到老北京前门老照片,破破烂烂,但好像看这画马上就能遥想当年市井的吆喝声,想像外地人赶几十天的路,来到京城,一下马车,就融入在这繁荣的京味儿市井中。比起现在满是千篇一律商铺的前门大街,我怎么觉得这破旧的前门大街更有味道。还有张挑着担子卖豆汁儿的清朝老照片,食客们往街边一坐,一碗下肚,满脸酣畅,就算古人也装B,那样子也绝不是装出来的。那会儿喝豆汁儿,大概也不会上升到文化高度,生活如此,生计如此,物资毕竟匮乏。据说豆汁儿就是清初某粉房做绿豆粉时,正逢炎夏,磨出的半成品豆汁当天未能用完,第二天发酵了,掌柜舍不得扔,尝了一口……糟粕就做了粥。因为这个不舍得,才有了日后风靡京城的豆汁儿。
物资匮乏年代的时髦饮品变成暴殄天物年代的文化符号,剩下的,一些是寻求莫名的认同和归属感,更多不过是拍文化的马屁,换个词就是附庸风雅而已。就算表面的味道保持得再正宗,那些京味儿胡同里挑着担走街串巷的市井味道早就消失殆尽。这个时候我才明白,我并非不喜欢北京,只不过13年来我一直没找到我喜欢的那个北京罢了,可能那个北京已经变成了文化符号,挂在墙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