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c第一课小记

第一堂logic课,只有我和另外两名新同学一起上。我有点怀疑这是老师单独对我们新同学开的小灶,恩⋯⋯哈哈。

王老师首先给我们介绍了几款音乐制作软件,从cooledit到它的升级版Audition,从cakewalk到Cubase,从pro tools最后一路谈到logic。

中间穿插介绍了midi的概念和midi的历史。那midi呢其实就是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的缩写,中文直译过来是音乐乐器数字接口。DX7就代表着midi的诞生。

为了让我们搞清楚midi,音源,音序器,合成器,编曲机,多轨录音机这些概念的区别,王老师让我们三分别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我和我身边的同学扮演音源,王老师是midi,负责发指令,还有一位同学扮演音序器。结果我们几个果然搞不清楚状况,好几次出错,要不就是音源不听midi指令,要不就是音序器直接升级成了编曲机。不过最终,大家总算明白了这么些概念之间的区别。恩,我家里的MM6就是个合成器,但我其实一直把它当midi键盘用。

每谈到一种设备,老师都给我们举了一些例子。比如作为成功者的pro tools 888 I/O,失败的Roland VS 880,还有作为追随者的akai dps24。音源介绍了Roland JV1080,2080,5080和emu morpheus;编曲机QY700;音乐工作站Roland jv1000。不过这些东东虽然我都记下来了,但还是记不清哪个是哪个。

讲完背景资料,噔噔噔,就是小崔老师出场了。小崔老师给我们讲了如何用三种不同的方式在logic里录音,分别是鼠标输入,步进输入及实时录音(摘抄至小崔老师的blog^^)录音之前还有个小插曲,我的声卡不响了,大家调了半天也不行,我还无知者无畏的把调音台的线拔了,出来好大的啸叫声--我知错了。最后还是小崔老师一个重启搞定了。

在演示鼠标输入的时侯,我还能基本跟上小崔老师的进度,但到步进输入,就不行了,发现要是边听边跟着做,会遗漏不少信息,还是听完再说吧。看完小崔老师的演示,感觉logic比之前我用过的sonar方便多了,当然也很有可能是我用sonar还太初级。不过现在不用想那么多了,专心学好logic吧。

今天的作业就是用logic录一小段歌。家里的logic还没装好,等装好做完作业再发上来。

和弦笔记

趁着软件还没到货,这几天打算把和弦再拿出来温习一下。说是温习,其实跟重新学没什么两样。小时候学琴也学过一些和弦基础,但差不多都忘了,印象中只记得几个孩子坐在一起,姑妈给我们出题,我们就抢答,通常都是些转位题或者以某个音建立一个和弦之类,但好像真没怎么学过和弦标记,特别是针对吉他谱和键盘谱的标记法。周末从王老师那儿拷回来一堆琴谱,上面有些和弦标记还真是看不明白,赶紧翻出本教程恶补一下。

原来流行音乐的和弦标记法和专业标记法完全不一样。前者是固定调标记,后者是首调标记。比如C6,6在右上角就是流行音乐的标注法,表明C大和弦附加六度音和弦;而在专业标记法中,是用T6表示,6在右上角,因为在专业标记法中,需要以T表明主和弦功能性。

我在一开始看见C6这个标注时,还以为这是六和弦,完全忘了六和弦是三和弦的转位。专业标记法中,以T6,6在右下角表明C大和弦的第一转位;而在流行音乐标记法中,以C/E来表示同一个含义,看起来就明白多了。

————————————-

刚刚在维基百科查到六和弦的概念,看来我还是没搞太明白-_-

六和弦

六和弦是包含六度音程的和弦。例如 C6 是指一个C大三和弦,加上一个大六度音程,Cm6是指一个C小三和弦,加上一个大六度音程。除此之外,还有增六和弦、减六和弦、拿坡里六和弦等。

增六和弦有意大利增六和弦(It6)、德国增六和弦(Ger6)、法国增六和弦(Fr6)等三种:

意大利增六和弦(It6)由四级和弦(IV)的第一转位升最高音(根音)、降最低音(三音)而形成;C大调中组成音为A♭、C、F#

德国增六和弦(Ger6)由四级七和弦(IV7)的第一转位升最高音(根音)、降最低音(三音)、降七音而形成;C大调中组成音为A♭、C、E♭、F#

法国增六和弦(Fr6)由二级七和弦(ii7)的第二转位升最高音(三音)、降最低音(五音)而形成;C大调中组成音为A♭、C、D、F#

三者皆进行到属和弦(V)解决;其中,德国增六和弦(Ger6)因性质接近属七和弦(V7)而最常被使用

第032期:零上17度到零下7度

今年春节太早,二月初就已经过完年回到北京。从17度的南方回到零下7度的京城,两个人当天晚上就感冒了。其实每次回北京,鼻炎咽炎都会犯,差不多会持续一个礼拜才能好转。这次更是病得彻底,病了,于是有更多的时间宅在家里。二月看了Sherlock第二季,也看了冰与火之歌第一季。病差不多好了,周末开始去学midi。这个二月,过得还算充实。

酒后早醒

酒后睡得死,醒得早,醒来后无比清醒。就是醉酒后想吐的感觉,以及归来后屋子里夹杂着羊肉串的酒气让人不爽。
酒后睡觉做的梦比平日荒诞些,但似乎又很真实,比如今天的梦里看到自己身穿一件球衣,那是高中自己掏钱买的一件球衣,一件蓝色的ajax客场球衣。我都很多年没想起过有这么一件衣服了。然后和炎仔等以前厂里的朋友在路边吃大排档,点了一份闻所未闻名字的甜品,好像是什么豆腐。或许是昨晚的大盘鸡、羊肉串、松花蛋 ,豆腐。

小马过河


在没有去过深圳之前,向不少人打听过深圳的印象。各人反响褒贬不一,有喜欢的也有不感冒的。综合大家的意见,我们感觉深圳应该和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差不多,大都市。过节期间终于有机会亲自去深圳走走,虽然时间很短,但终于能有个直观的感受。
首先南北方气候差异,在空气,绿化这些方面,深圳比北京好多了,这方面应该没什么争议。让我们觉得有点意外的是,虽然深圳北京都是大城市,大街道的感觉,但其城市建设看起来比北京好很多,如道路规划,路旁绿化,以及路面的整洁程度等,都比北京要好。买电子产品的华强北感觉也没北京中关村那么乱,中关村实在是没法让人舒心的逛的地方,但华强北我却还可以。
更奇怪的是我们在深圳逛的大半天,发现人流并不是很多。地铁里,大家的脚步节奏也比北京的慢半拍,于是稍微多了几分休闲。虽然后来有朋友提醒我们,说是可能春节假期没完全结束,但是只相隔一天,我们回到北京,地铁里早已是人挤人的熟悉场面和匆匆忙忙的脚步。另外深圳宽敞如深南大道这些马路,汽车似乎也不是很多,比北京平日随便某天都要好。加上路边树木的树荫,让我们逛起来还挺舒服。
相比之下深圳的优点很明显,劣势也很明显。我们当地的朋友说:“北京至少有北京小吃啊”。不只小吃,北京还有故宫,长城等等…对于深圳,短暂的历史便无法让人引以为豪。回来也听某老板说:“深圳都是做商业的,没有什么人文气息,还是北京有个性的艺术家多。”当然这些艺术活动氛围对于一般人的生活来说有多重要,只有每个人自己清楚。每个人喜欢适合的环境都不一样,能亲自走一趟比听很多的意见更有效果。

Design is life

I always liked to believe that I was meant for a lot more than what my societies perception of life thought it should be like. I come from a culture with very little appreciation for passion and the arts, and from a very young age I knew deep down in my heart that I was meant for much greater things than this. An entire world of countries, continents, cultures, and coastlines was in front of me. Surely I can make a difference. I have a purpose. Surely. But how?
Life was more than just life. Design is more than just design.
I often find myself thinking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good design, and I always jump to the conclusion that it is probably single-handedly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 of any project. Why you may ask? Well, because we are human, and as humans we tend to judge others on first impressions (the first three minute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I believe that the same is for design.
A nicely designed site and/or product can show off the quality of content, your loyalty towards customers, as well as a strong appreciation for your craft within the first couple of seconds. Design is often what will introduce your viewers/customers/users to your product/service/site… so obviously first impressions count, right? Right. This is really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But what is it that makes a good designer?
I am very convinced that the the worlds best designers are those who have a very specific purpose for each and every project. They want to solve the worlds problems whilst making it a better place to live in. The worlds best designers are visionaries who take on each and every single project as if it was their own. They thrive on passion and are inspired by the idea that they can make a difference in peoples lives.
Design is all about:
Doing what you love.
Having purpose.
Not being afraid to fail.
Staying positive.
Having faith.
Falling in love.
Respecting yourself.
Sharing your knowledge.
Now, of course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at practice of ones craft is important, but anyone can practice anything. Design is more than just practice. Design is a life style. Not everyone is born a designer.
Good design is in the conversations we have, the people we meet, the passions we share, the experiences we have had, in our angers and fears. Good design should be able to make a difference. Good design should have a purpose. I believe in good design.
Design is life.
http://xheight.co.uk/2011/04/11/design-is-life/

17℃到-7℃


回到北京,从17℃掉进-7℃的城市。
心情并没有想象中的安逸。
在深圳的时侯想,虽然很喜欢这座南方城市的温润感,但回到北京的时侯还是会有“终于回来了”的感受吧。如果什么时侯回去已经没有“终于回来”的安稳感,或许那就真到了考虑离开的时侯了。
结果这次回来,真的没有想象中应有的亲切感。
亲切感这个词让我想起《金福男杀人事件的始末》,那么多年的儿时玩伴,金福男眼里温暖的希望,却让她始料未及地感受不到一点应有的亲切感。城市和人也是一样。以为在其中生活了那么久,足够日久他乡似故乡,结果它还是以这样一种疏离的天寒地冻来迎接你,看上去阳光灿烂,一出门才明白只是假象。
第一天回来,头晕晕的,反应也有些迟钝,大概是头天晚上没睡好的缘故。
最后一条鱼也死了,应该已经很多天了。鱼身上长出一簇簇细软的绒毛,在水里漂着,像展开的一对羽翼。水草倒是长得很好,生了根又发了芽。还有一盆水培铜钱草,满满一缸水,全干了。
迟迟不想打开电脑,我发现我其实挺适应没有网络的日子。这么久没上网,上了也无非是刷刷微博,上上豆瓣,看看同事朋友们的动态,不看好像也无伤大雅。
希望这只是节后综合症,这样的话,过不了两天就会好起来吧。


春节回家,北京的房子丢空十多天,但最后一条孔雀鱼无法带走。去年它经历了身边伙伴的一一离世,自己依然活了下来,于是我也曾幻想它能撑过北京这个寒冷的冬天。但最终回北京,还是发现它熬不过这艰难的一关。于是临走前给它换过水后拍的照片,便成了遗照。养一只宠物,比如猫狗,明知道某天它会比自己先离开这个世界,是否能有勇气去养,直到那天的到来?如果能看透生命终有一死,只需在世时彼此有过开心的时光,或许可以稍微坦然平淡地面对它的离世。
不过如果是因自己的过失,或其它原因,导致生命不是安然地老死逝世,善良的心估计多少都会有点愧疚和心结吧。

第031期:2012

2012没有再写年度目标。生命短暂,与其努力去完成刻意设定的目标,不如活在当下,跟随心的指引,好好享受每一个瞬间。为了感谢仍在关注着电台的朋友,我们准备给大家寄明信片,你可以在这里留言,写下你的通信地址和姓名,也可以通过微博私信,或者邮件告诉我们。明信片会在年后统一寄给大家。希望大家在末日年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那张船票。

2011倒计时

2011年好像发生了很多事,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
很多计划中有大改变的事情,都没有到来
很多不在计划中更大的事情,却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电台还在继续,虽然10月以后明显懈怠了
明年还会继续下去,虽然听的人好像越来越少
换了工作,可惜只是换了而已
在北京的最后一份工作了
琴练得断断续续,歌也一首没写
演出看得比以前多了,但仍然屈指可数
2010年计划中的山还没有爬,却意外地去了一趟苏州
看着一池细雨中的荷叶发呆,突然就觉得老了
看了更多的书,字却越写越少
学会了做更多的汤和糖水,越来越看重吃的健康
重新布置了房间,养了花花草草
鱼,只剩一条,还很生猛
体重依然没变化,朋友保重的祝福都很管用
新的一年不写计划了
马上就能看见的改变是要换一台电脑
昨天整理电脑里的照片,回忆起好多人好多事
好久不见的人呐,新的一年,大家都还好吗?

第030期:小镇故事

09年,北京的一位女生在豆瓣发起了“自己动手建小镇”的活动贴,一时间吸引了大批向往宁静清新,却又每天生活在喧嚣嘈杂城市生活里的网友的注意。并且他们很快便在北京郊区西山脚下的村子里租下了一个大院子,兴奋地开始了这带有理想主义的尝试。2年过去了,事情已经淡出了媒体的关注,我那天无意在网上看到他小镇介绍,却突然很想去看看。我感觉事情在经历了火热之后,冷淡下来,再去看整个过程可能会更有感触。于是我们抽空去了一趟现在的小镇,谢谢范婷和小马的热情接待。

生活不是平平淡淡的东西,不能放弃

删掉了豆瓣以前的一些评论,但有些好的留言又想保留。比如下面这个,粘贴过来存档。看了下这位朋友的空间页面,似乎也和很多当年的友邻一样,不怎么上豆瓣了。
漫游说:
黑楠在快乐男声中还力挺洋风苏醒,贬陈楚生的民谣风格,他也许忘记自己曾写过一首深情的歌《蓝色理想》,“生活不是平平淡淡的东西,不能放弃”…..
理想主义者在今天看来如同海市蜃楼,擦眼睛的间隙一片荒芜;单纯的孩子回头,温情变成狼外婆。 “我们的确相信和向往北方有着我们那缺乏的一种文化气息,一种氛围。”文中很多观点都深表赞同。其实,老狼曾在一次聚会上说过那些很多都是他们一伙人编出来的情境,为此我也曾写过一片日记难过过。朴树、高晓松们很难再找到昔日才情的感觉。
这边没有广式的老火靓汤,早餐没有猪肠粉,广州还在刮热带台风,北京就已经十几度了,寒冷来得太早,让人难于风情歌咏。同学一起k歌,只有老狼朴树们的歌依旧心仪。
原文:http://www.coletree.com/weblog/2008/04/149/

第029期:三字头的庆生会

粤语独白翻译,选自林海峰专辑《三字头》,给今天生日的自己。

某一年,一班刚刚考完会考的同学约了一齐唱K。流行曲唱到一半的时候,其中一位朋友问了旁边那位一个问题:“喂,你猜二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二十年后,可能已经变成一个西装骨骨的中环人,手戴劳力士,银包有好多张信用卡。下班的时候就一起在酒吧里,一边看着烟灰缸,一边望住旁边台那美女,看她条裙什么时侯会走光。二十年后,大概终于买了辆很想拥有的汽车,但是还有二十几期要供。二十年,应该换过很多工作,会做的越来越多,但是同时发觉学识越来越少。在那期间,偶尔可能会去下健身房,但是做来做去都是减不掉那个肚腩。当然,二十年来你不自觉都会想起那段一路都未能放低的感情,女朋友越来越多,但是爱的越来越少。大概在那个时候,可能会有身边的亲人离开,而那时,你会有好多说不出口的遗憾,同时间,你会发觉,原来人生已经过了一大半。

同年,终于结婚了。用了半生的积蓄,付了一套房的首期,有车位,有泳池、会所,娱乐越来越多,但是快乐越来越少。两年后,可能会离婚,回复单身之后的一个晚上,一个人在床上,抓住遥控不停换台。吃了两粒安眠药,然后点起支薄荷烟,然后才留下一滴自亲人离世之后的眼泪。

突然之间你又想起,在二十年前你是一个什么人。在那一晚,一大班同学约出来一齐唱K,唱到天亮。还记得那天早上回到家的时候,你打开门,在桌上,看到一碗家人给留的汤。而那碗汤,已经凉了。

第028期:神婆,黄夕倍

看中国选秀节目也几年了,但一直是抱着批判和娱乐精神来看的,那么多年的确也没出现什么选手能让我们认真起来,直到今年的神婆黄夕倍。这周五晚上便是她三强的总决赛,能一直看到她到最后一场比赛,能否夺冠已经没什么意义了。如果没有参加这个比赛,黄夕倍觉得也许自己会找一份电台dj的工作,深夜放着自己喜欢的音乐,等着下班。这跟我们曾经有过的想法还真像。如果这次比赛之后,神婆你还能做个普通人,希望有机会一起做电台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