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期:粤语留声

四月份,又是怀念张国荣的季节。这几天恰好是清明假期,每天晚上路边都有不少怀念的香火。说到怀念,就会想起老歌,还有那些已经逝去的唱歌的和写歌的人。希望这些怀旧的声音能够带我们回到从前,和那些逝去的明星再次相逢。

对于画画一直很喜欢,但了解不多,分析不出个所以然来。这些年文艺青年泛滥,稍微会唱点歌的就觉得已经进入音乐这门艺术的圈子,旁人也觉得他对音乐有天分。再看看社会上,到处不都是逼着小孩学钢琴的父母吗?我觉得很多都和音乐这门艺术相距甚远,许多人甚至连真正喜欢音乐都说不上。
话说回来,似乎逼着小孩学画画的倒不是很多,是否画家在当下社会依然潦倒?能出名当然就不用提了,不管干什么都能过上好日子。但对于还在奋斗过程中的来说,画家应该还是相对潦倒,备受冷落。君不见那么多少男少女挤着参加音乐选秀,期待一夜成名。却没有电视台搞个画画选秀。估计吸引不了眼球。但也好,绘画圈估计比现在喧闹的音乐圈要多点真诚,少很多搞事的人。
其实只是想说: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波兰画家(其实我也不知道他的水平名气能否称家)的画,还是挺喜欢的。上一次看到喜欢的画是石田彻也的。这位波兰画家倒是没有那么让人揪心。作品寓意也挺容易懂的,我只是觉得他的通感比喻特别好,用绘画的语言转述一个道理。道理不一定多深刻,但这是一个优秀艺术家的基本功。
[su_row]
[su_column size=”1/3″]所谓和平正义[/su_column]
[su_column size=”1/3″]新时代旅游的人[/su_column]
[su_column size=”1/3″]富人与穷人[/su_column]
[/su_row]
[su_row]
[su_column size=”1/3″]这个比较隐晦。随意发挥[/su_column]
[su_column size=”1/3″]战争与和平[/su_column]
[su_column size=”1/3″]富孩子和穷孩子,应该把积木换成IPAD了吧[/su_column]
[/su_row]

《开心鬼上身》一不小心被煽了情

多亏同事推荐电影给我的时候没有剧透,只当这部车太贤的《开心鬼上身》是部彻头彻尾的爆米花片,前面也都轻松愉快,时不时有些小笑点,但最后突如其来的煽情真是始料未及,连我这样阅片无数的老影迷都被煽得声泪俱下,哭完想想又觉得好笑,觉得自己怎得如此大意,一不小心就被煽了情。

一直以来都不怎么待见煽情片,主要大多煽情片煽的手段太烂,以为一味地表现凄惨就能博取同情的眼泪,或者时不时刻意地给个煽情的镜头,提示你这儿该哭。这种眼泪很廉价,看得多了,自然就免疫了。一部有技巧的煽情片懂得让你笑中带泪,泪中带笑,懂得先卸下你的防备,然后再玩你个措手不及。

《开心鬼上身》前大半段故事,就是一普通的搞笑片,虽然也在想这几只鬼应该互相之间有些关系,但从他们各自的愿望中还真找不出什么关系,甚至每个人的愿望都有些无厘头:色鬼是要找一架相机,烟鬼是找辆车去海边,小孩是买好多好玩好吃的,爱哭鬼是给最爱的人做饭。虽然知道主角是孤儿,从小在孤儿院长大,但只当他是弃婴,这个错觉根深蒂固,让我在看的过程中丝毫没有怀疑人生。水芹菜换回记忆的一瞬间,我甚至还在笑说,鬼还没走,还在用他的身体说话。结果,记忆中母子的画面一出现,我才恍然大悟,一部泡沫剧陡然升级成一部温情催泪片,剩下的就是以泪洗面边哭边笑了。

很爱这只大糖鱼,原来韩国也有“转糖”这东西,不过他们是用飞镖扎转盘,好像难度更高,难怪作为大奖的鱼那么大个,老板把鱼递过来的时候还一脸的不乐意。话说韩国人还真是很喜欢鱼啊。老家那边叫“转龙”,顾名思义最大的奖是一条龙,但比起这条鱼来,实在小太多。我记得小时候我只转到过一两次龙,据说是转盘底下有磁石,让你根本转不到龙。大多数时候我都是花两毛钱直接买一坨麦芽糖,拿两只竹签绕着绕着再舔一口,小时候叫“搅搅儿糖”。后来作为大奖的龙可以直接花高价买了,有钱人家的孩子就直接买了龙得瑟,游戏也变了性质。

梦见地震


昨晚在微博上看完缅甸地震的消息睡觉,然后就梦见地震了。地震来的时候,家里还有一位不认识的老太太和一位大叔,奇怪的是我们的房子并没有震感,窗外和平里西街的地面在柔软地起伏着,像波浪一样,有些地方已经裂开了。老太太说还好我们这栋楼只有4层,而且很宽,地基也牢,不用担心。一屋子四个人竟然没一个有跑的冲动,只顾着看外面地震的场景。
今年才过了不到3个月,已经三起大地震了吧,地震是越来越频繁,大家记得随时备好救生袋

东二旗到东四旗


内蒙的同事说夏天要看草原可以去东四旗。
东四旗离东二旗有多远呢?两个旗的距离,就已经跨省了。好早就说要看夏天的草原,一直未能成行。本来以为今年5月会有机会去鄂尔多斯一趟,结果现在看来希望又很渺茫。
今天北京的大风总算停了,阳光很好,同事们商量着周末要去二环徒步,正合我的口味啊。前些天看观音山,是在乐山金口河区拍的,想起勤子跟我提过的金口河大峡谷徒步行,顿时眼馋腿痒。
春天来了,是时候出去暴走了。

《放逐》一瞬间


最近感觉坐不住看电影了,片子稍微沉闷慢节奏一点,就觉得看着很累。想起来从《意外》之后,就没有看过杜琪峰的片了。杜生之前的《放逐》《文雀》等等江湖义气的片子都让我看得舒服享受,看起来不累。在电脑整理以前截图的时候发现这张图片,《放逐》里一帮主角在张家辉家里激烈枪战后,合影留念。相机闪光灯亮起的那一刻,张家辉被整,摔了一跤。一直严肃装酷的众人开怀大笑,这闪亮的一秒,总让人觉得很美好。

退一步

最近时不时有些忐忑,发觉自己还是不够淡然。特别是身处嘈杂的环境中,又往往虚晃地忙碌,没时间静下来细想,结果心就乱了。其实可能回到家,慢下来,退一步审视眼前那个瞎忙的自己,捋一捋在白天看似纷乱的线索,倒很容易就清醒了。只能说自己修为还不够。今天看到一段柴静回忆陈虻说的话:

你必须退让的时候,就必须退让。但在你必须选择机会前进的时候,必须前进。这是一种火候的拿捏,需要对自己的终极目标非常清醒,非常冷静,对支撑这种目标的理念非常清醒,非常冷静。只有你非常清楚地知道你的靶子在哪儿,退到一环,甚至脱靶都没有关系。环境需要你脱靶的时候,你可以脱靶,这就是运作的策略,但你不能失去自己的目标。

什么时候退,什么时候进,是一种火候的拿捏,取决于自己的终极目标。只有清楚地把真正想要做的刻在心里,不清醒的时候静下来想想,忙碌的时候退一步看看,才不会迷失。

周末网站升级中

周末网站升级中…
-抓紧利用这个周末升级博客,暂时可能会出现任何不可预料的问题
-升级已经基本完成看起来没什么大问题,页面还有一些内容补充上去就行,顺利!
-IE6下图片显示好像有问题,被拉伸了,不想改了。用ie6的朋友麻烦你们升级一下浏览器吧。也算是造福我们这些写页面的。

小告示

自从上次改完网站后,以为今后不会再改动了,结果现在又准备开始折腾,想把网站所有内容重新规划一下。我们整个网站表面上只是一个博客,但其实杂七杂八地还堆着很多零散的内容。以前觉得自己肯定能管理得过来,最终发现还是不如人意,也耗费不少精力。与其这样,还不如都砍了,再次精简一下。以后我们的业余时间会以电台为主,日志也还是会坚持写的。别的能省则省了。
这段时间除了清理网站内容,也准备把以前在网络里留下的许多碎片收集回来。自上网以来,我开过msn space,用过blogbus,douban,kaixin等等,每个网站都写过日志什么的。我经常想,哪个互联网公司能保证自己经营几十年?互联网不过十几年的时间,很多以前的公司就都已经消失了,像msn space也关了。越这样想,当我现在面对新的网站,我都尽量只是做看客,而不敢留下太多自己的痕迹。我知道许多人还维持着备份自己聊天记录的习惯,包括饭否关掉后,不也是给用户提供了打包下载记录的功能么。这些网络上看似零散的碎片,组合起来却也都是一个人的一段岁月,回顾起来颇有感慨。
我自己是挺喜欢有条有理的,如果我还记得在某个地方还留有“日志”等这些记录,我会总是牵挂着,就跟丢了件东西一样,感觉很不爽。既然现在在那些网站都不怎么写了,我就把它们都备份回来吧,把那边的删掉。至少自己的网站还是比任何网站都要可靠,只要我们在,就不会让它关:)
好好维护这一个网站足已。

晓禾依树电台第13期

此电台节目已转移:http://www.coletree.com/podcast/2011/02/47/
物价飞涨的年代,除了工资,什么都在涨。去年下半年没怎么做饭,不太了解行情,前几天去超市买鸡蛋和大米,才发现比印象中的几乎翻了一番。想到前些日子莫名其妙丢了钱包,唉,在这样的非常时期,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生活如此艰难,持家更应有道。少逛淘宝,多做电台。
歌曲列表:
1. 加价热潮;
2. 幸福里;
3. 郑钱花;
4. 问题出现我再告诉大家;
5. 爱你枕边暖;
6.Woman…
http://www.coletree.com/radio/coletree_radio_013.mp3

第013期:物价涨涨涨

物价飞涨的年代,除了工资,什么都在涨。去年下半年没怎么做饭,不太了解行情,前几天去超市买鸡蛋和大米,才发现比印象中的几乎翻了一番。想到前些日子莫名其妙丢了钱包,唉,在这样的非常时期,实在是太不应该了。生活如此艰难,持家更应有道。少逛淘宝,多做电台。

失物启事

要不是抱着防震架和耳机话筒一大包东西,就不可能先回趟家;要不是先回了趟家,就不可能换个购物袋出门吃饭;如果没有拎购物袋出门,就不可能把钱包放进购物袋里;如果没把钱包放进购物袋,钱包也就不可能掉了…如果多带把钥匙,购物袋就会多份重量,也不至于滑掉了也没感觉;如果不是前几天帮同事在支付宝付了几百元,钱包里也就没有那么多现金…
可是,一切都发生了,钱包丢了,里面有800块现金和身份证,工资卡,信用卡,大众点评卡,宜家会员卡,还有一张我的名片——差不多全部家当。
在和平西桥附近来来回回逛了两圈,还找了找街边的花坛树丛和垃圾箱,也没有踪影。回来挨个给银行打电话挂失,还给和平街派出所打电话登了个记,虽然也完全不抱希望。
整个晚上都有点恍惚,好像做梦一样,关键是连到底什么时候丢的都想不起来,这种感觉有点灵异。其实很久没丢过东西了,虽然平时也经常被说成是大头虾,但到不至于丢东西,最近一次也是几年前手机被偷过,再往前,也有一次挺灵异,是05年吧,那会还住在万寿路,刚买了一个OPPO的MP3,有天在五棵松等班车,班车来了,收拾MP3放进包里,结果到公司就不见了,当时明明是放进包了的,在班车上也是一个人坐,旁边没有其他人,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只能解释为塞包里的时候,塞偏了,直接掉地上也没发现,实在没有别的解释。
这次也是刚换了钱包,还是那种比较粗旷的男士钱包风格,只可惜才一周都不到就丢了,看来我得慎用新东西,还是旧的黏人。
周六去派出所挂失补办了新身份证,半个月后可以拿到,还好这次补办很顺利,实在是不幸中的大幸。

打鸡瓮

家乡的湛江鸡在广东非常有名。这次回家过年少不了吃鸡,亲戚给我们送的一只味道口感尤其好,毕竟是自己养的。之前在北京住所对面的粤菜酒家吃过的所谓“湛江鸡”,可比这差远了。主要是原材料的差别,像白切鸡,在没有很多酱料调味的情况下还很好吃,鸡肉本身很重要。
湛江有个挺大的森林公园,里面基本也就是树林,没什么太多别的好玩的。但是那里有个最火的项目就是“打鸡瓮”,就是常听说的乞丐鸡那种。用锡纸包裹着配以酱料的鸡,放到高温的土堆里,闷它半小时就熟了。很多年前和同学来的时候没什么人,可以选择让村民帮你打,也可以自己亲手尝试制作。今年回去发现都没有自己亲自“打鸡瓮”的了,全是村民制作。一方面生活水平提高了吧,人也都懒了,许多人都是电话预定好,到点了才开着车来,马上豪吃。另一方面是现在去那吃鸡的人实在太多了,没时间和地方给游客自己一个个来,都是经营者高效制作,一个炉烧十几只鸡,应付众多的游客。
如果有机会到此一游,别忘了试试这的鸡,名不虚传的。

一小时前,和一小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