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是国内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但基本是这一批城市里发展最慢的一个。诺大的一个深水良港,没有物尽其用实在是遗憾。除了领导等很多的原因,当然也有一条是因为这之前一直是军港。虽然住了那么多年,这次回去还是第一次回去游军港。(以下图片网络上均可找到图片资料,不属机密,阿弥陀佛。)
937

9字头,新型登陆舰

img_3994

998,“昆仑山”号大型船坞登陆舰,我国海军目前最大、最先进的现代化大型登陆舰。

img_3936

训练中的水兵

img_3934

1字头 ,导弹驱逐舰

img_4022

不大热闹的货船

渡轮

渡轮,岛上的人以前只能靠渡轮过海,现在多了一道海湾大桥。

红嘴鸥

红嘴鸥一号,我们的游船,因每年冬天飞来湛江过冬的红嘴鸥得名。

湛江留影(一)

湛江
湛江
湛江
湛江
以上背景基本都为湛江特呈岛,岛很小,海水也不蓝,沙滩也不够幼白。但是有着许多景区没有的优点,就是人很少,很休闲,消费很便宜,因为开张不久,也许以后就没那么划算了。有很多小螃蟹可抓,还有大片红树林,还有很多千奇百怪的海洋小生物。有些看着就起鸡皮疙瘩,还是不要放图片的好。更多图片可偶尔看看我们的相册:http://www.flickr.com/photos/coletree/

《在世界转角遇见爱》世事如棋

Светът е голям и спасение дебне отвсякъде
差点因为名字错过一部不错的片子。

英文名很长“The World Is Big and Salvation Lurks around the Corner”,中文译作《在世界转角遇见爱》。开始以为是模仿当初的那部日本电影《在世界中心呼唤爱》,很怀疑地想着简单看看,原来那个片就不是很喜欢。看了几分钟,便觉得这部保加利亚电影有我喜欢的气质,苦难却不渲染,灵动而温暖。

下双陆棋的爷爷,带车祸后失去父母失去记忆的外孙重回故里。那些不堪的,幸福的,痛苦的,温暖的记忆也被一一拾回。祖孙俩骑着双人自行车从德国长途跋涉回到保加利亚,高速路口的大牌子上写着“新生的保加利亚”。那一刻,所有的不堪与酸楚都在蓝天白云阳光下灰飞烟灭。

世事如棋,重要的不是扔出好骰子,不是拿到一手好棋,而是不管扔出什么,不管拿到什么样的棋,都能把每一步下成一盘好棋。因为Salvation Lurks around the corner, 大概用柳暗花明又一村来解释更贴切吧。

谷歌万圣游

谷歌游已是蓄谋已久,乐乐也是好几次邀请我过去,而且强调要中午过去,可以品尝传说中的Google大餐。可惜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时机。昨天公司五周年,正好放假一天,逮着机会就去了。

谷歌前台

谷歌前台,坐在一侧沙发上等乐乐,偷偷拿出相机拍,没敢正面照。不知从哪儿传出断断续续恐怖的呜呜声,开始还不知道是啥,后来才发现餐厅门口摆着几个万圣节的玩偶,声音就是从那儿发出来的。

谷歌健身房

谷歌健身房,这会儿正是饭点,所以没有人。

谷歌游戏厅

谷歌游戏厅。两个人在玩台球。另一侧是一大排零食,有各种巧克力,威化饼,饼干和水果。可惜这会儿每个框里都已经所剩无几。

Adwords办公室



这样装饰的办公室,让人想起婚礼。据说这里是每个来访游客的必拍地。果然Adwords部门还是女生多啊。听说以前谷歌办公室还有主题日,什么婚纱日,睡衣日之类的,每个人都必须穿结婚礼服或者睡衣来上班。旁边的照片墙上就有以前睡衣日的盛况,为了保护隐私,照片墙就不放上来了:)

传说中的谷歌食堂

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今天正好赶上谷歌食堂为万圣节装饰一新。到处挂着万圣节的玩偶,每张餐桌上都放着一枚南瓜灯。自助餐也是特别丰盛,除了日常的中西餐,各色甜点,水果,沙拉,还有火鸡腿肉和大闸蟹。这趟谷歌万圣游真是不虚此行啊!

餐桌上的南瓜灯

哈哈,餐桌上的南瓜灯。顺便祝看到这篇日志的朋友万圣节快乐啦!最后要再次感谢乐乐的盛情款待,知道你是经常来这儿潜水的,嘿嘿:)

两小无猜

两小无猜 青梅竹马
两小无猜 青梅竹马
国庆在湛江街上晃荡。由于过节,许多小商铺都关门回去探亲访友了,我们特意慕名而去的一家甜品店也是这样,卷闸门都关着。无意间看到一对小朋友,拖着两个小木椅在街上走着。拖到一店铺门前的时候,俩人停了下来,把小木椅摆好,爬上去开始撕贴在卷闸门上的垃圾小广告。这一幕顿时让街上温馨了许多,我们看到的人都心生欢喜,却又不愿意去打扰。看着他们安安静静的,我们心里竟也感到幸福和满足。
因为没有时间盯着这两位到底要撕多少家小广告,所以我看了看周围,没有大人跟着,便在背后给两位小朋友拍了照。不知道他们长大了以后,会不会想念当年的小伙伴呢。

远方

阿姨给我看他们的青海
小时候,总以为自己长大后是浪迹天涯的角色,结果现实生活往往令人无奈。如今,远方于我,虽然始终浪漫,却也始终昂贵得不敢奢想太多,每年能够有机会旅行上三两次,已经知足。大多数时候,只能借着翻看《不去会死》这样的书来构想自己的远方白日梦。
此次去湛江,火车上遇见一对老夫妇,和爸妈差不多年纪,是20年前选择从北京到湛江工作的,现在是警校的公务员。路上聊起他们每年都会自助去很多地方旅行,每次都是坐火车,因为飞机太快,来不及感受路途的遥远就已经从一个地方到了另一个地方。阿姨很兴奋地给我展示他们最近去青海的照片。去的时候在当地租了车,自己开着到处乱逛,很享受那样的怡然自得。看了他们的照片,虽然拍得都不怎么考究,但再好的照片也远远不及亲身经历的感受。
想起去年给爸妈买的那本《老爸老妈去旅行》,想着鼓励他们该是时候放下一切出去走走看看了,其实何尝不是对自己的暗示和期待。爸妈虽然因为老爸工作的缘故也经常会有机会去各个城市,但真正的自助行他们还是很少尝试,而差旅和真正的自助行又怎能相提并论。
至于自己,可能在一段时间内,还是只能维持每年三两次短期旅行这样的频率。但远方会好好的保存在我的梦里,总有一天,我会将它装进行囊,打包成一条长期的状态,随性地游荡。

《乌鸦高校》每个人身体里都住着一只乌鸦

クローズ ZERO 2

我得承认,这片子看得我血脉喷张外加花痴泛滥。豆瓣上有人说“没想到我一把年纪还是很爱看古惑美少年打群架 ”。这话也正是我想说的。感谢三池大叔,时隔一年半,在上一部剧情将忘不忘之时,适时推出了第二部。希望接下来还有得看,有得盼。据说这两部是漫画版《热血高校》发生之前的故事,相当于前传,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拍正传先来点铺垫。

泷谷源治(小栗旬)

小栗旬饰演的源治,只身一人单刀赴会,决心与凤仙学院决一死战。暮然回首,包括芹泽军团在内的铃兰高校众弟兄已经浩浩荡荡出现在身后。那一刻我身体里住着的那只乌鸦也觉醒了。

铃兰男子高等学校又称乌鸦高校

虽说是青春暴力,但纯粹到只用拳头解决问题的暴力也单纯得可爱,比起黑社会的混乱和尔虞我诈,这里简直就是热血的乌托邦。

菊黄蟹肥秋正浓

中秋去海边,正好赶上一年中吃海鲜的最佳时间。湛江的海鲜据说又是广东境内最新鲜美味又便宜的,路上还看见装着海鲜的大货车运往成都和重庆,没想到四川的海鲜也是从这儿运过去的啊。
在北京还是很少吃海鲜的,自己不会做,去外面吃又贵,所以这次来,当然要大吃特吃了。而且这里除了海鲜,还有无数甜品,小吃诱惑着我,结果是每天都吃得很撑,节前减肥刚有点成效,这么一趟回来,又胖回去了。
中秋那天,买了二十来只螃蟹回家蒸着吃,分了两次来清蒸。才知道原来做螃蟹还是很简单的嘛。只要记得下锅前把蟹盖打开先清洗干净腮和内脏就好了。
吐泡泡

螃蟹时不时就爱吐泡泡

生猛

螃蟹生猛,拎起来也一个劲地转,本来想照个正脸的,太不配合了

烤螃蟹

这只意识到命不久矣,挣脱出来,我们赶紧弄到炉子上烤烤,脚还在那扑腾,太残忍啦

美味出炉

一大锅美味出炉,这颜色太诱人了,马上就要被我们啃得七零八落

粤剧

老爸这趟去湛江,本来也是打算有机会去听场粤剧,可短短几天,哪腾得出时间。
某晚走到一条老街,车多街窄,路灯也少,几乎只能靠往来的车灯照明。远看街口却有一大块暖暖的红光。走近了原来是个戏班子正在备场。台下已经坐了十几排观众,占满了整个街沿,很多都是附近的老人,穿着睡衣裤拎个马扎摇着蒲扇就出来了。这气氛,让刚开始转凉的夜晚,又热腾起来。
戏台
大红色的戏台背景幕上挂着“虹霞曲艺团”的招牌,穿厚底戏靴的演员穿行在幕前幕后忙着摆放道具。乐队已经开始暖场,京胡,三弦,扬琴,琵琶,萧笛,锣鼓,声音浑厚圆润,又层次分明,抑扬顿挫。站着听了一会儿,恍惚中有些穿越了。上前一打听,还得有半个钟头才能正式开场,又站着听了会儿,在老戏迷们诧异的目光下前前后后拍了几张照,想着还没吃晚饭,只好提前离去。
最终,这粤剧还是没听成,但静下来的时候,印象中那天的暖场音乐好像偶尔还在某个地方绕着。那日的人流,车流,灯光,在那流淌着韵味的戏乐背景下,将我浑身都浓郁了。
乐师

晚点火车

可能是长假的关系,这次去和回来的火车都晚点了。和经常晚点的航班相比,这显然不算什么。

很久没有坐过要睡上两个晚上这么长的火车了。每年回家为了节省本来就不多的假期也是尽量飞来飞去,一方面春节的火车票也根本买不到。坐火车旅行总带着一种闲适的态度,特别当你要去很远的地方,你就有足够的时间去看沿途不一样的风景,也有足够的时间来认识一些不同的人。

去的路上遇到一对20年前从北京到湛江工作的公务员老夫妻,女儿是90后,另外还有一个和他们同龄的北京大妈,女儿和我们同岁,一路听他们聊现在养孩子嫁闺女的不易,北京湛江买房、医保和养老的差异,也听他们忆苦思甜的碎碎念。湛江这对性格温和,北京那位则是心直口快,犀利直率很多。尽管都是些琐碎的话题,却也打破了旅途的沉闷,让互相之间熟络起来。

回来的路上周围都是成双成对的年轻人,自顾自地聊着,反而没有太多交流。其中一对北京男孩广东女孩,好像都是搞时尚人物摄影的,一路听他们聊着摄影技法,器材,不同风格,还提到若干美空上熟悉的名字,突然觉得自己也该学着琢磨琢磨技法问题,有空再学学PS,不然太对不起自己那点儿摄影爱好了。

听爸妈说他们那趟车,旁边还住着三个人妖,身上总散着一股异香,一路上还不停补妆,据说是要在国庆中秋去湛江金辉煌夜总会演出。

坐过很多次火车,也坐过很多次飞机,但火车上的那些人和事往往能留下更深的印象。大概在火车封闭和相对无所事事的空间里,时间被拉长,同空间一道穿行,任何一次偶遇和偶然的话题,在窗外急速掠过的背景和漫长的等待下,往往能发酵出比平时更多的意味,也难怪火车上的偶遇比飞机上的更多出些诗意。

晚点一小时到湛江。一出车站,迎面是南国热烈的阳光和大王椰的树影。两天前北京的阴冷秋意,已然宛如另一个世界。

在这里长大

农垦厂篮球场
这次回家,抽空到了单位的篮球场拍了张照。周围的环境似乎整洁了不少,以往四周长得很高的杂草都清理掉了,换成了绿色的草地。篮球架也换了新的。不过这些改变都掩饰不了这里的冷清。自从大学毕业以后,我每次回来看这块场地,都没发现有什么人在活动,莫非是我来的时间不对?
从小到大,我们这些小孩就在这里踢球长大,不是打篮球。我们喜欢踢小场地的五人制足球,这里是理想的场地。回想起这块场地上度过的数不清的岁月,最让我怀念的是这么一种感觉——每逢周末,寒假,暑假,每天下午的四点多,只要你没事你就可以下去踢球,那里总会有人等你,大家都是不约而至。这让人很有归属感。你可以某天不去,无所谓。因为是你需要这个集体,不是这个集体需要你。当然你第二天再去的时候,大家也会寒暄你一下昨天为什么没来。
就这一点来说,我很为我的童年生活而感到幸福。我了解很多城市里的小孩,或者是我们单位里的小女孩,他们的假期很多时候都没有那么丰富,也没有这样的一帮朋友。当时我们那个年龄段的小孩,刚好也是历年来我们厂里数量最多的,而且我们踢球的热情非常高,以至带动了厂里一些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小孩也加入。还有一些不是厂里的孩子,只是我们的亲戚朋友,也都曾经来过。由于人数太多,一般我们都分四五拨,先被进球的一拨下场,下面的按顺序跟上。场地两边的石阶,当时都是给观众坐的,观众有时还是不少的,这让在里面踢球的人很有激情。
那么多年过去,这块场地从热闹又变得萧条。但曾经在这里踢过球的朋友,哪怕不是我们单位的,都对当时的这段日子,那种氛围甚为怀念。我又何尝不是。想起当年厂里保卫科的叔叔,为了保护绿化,保护球场四周停着的车辆不受破坏,不辞劳苦地拿着菜刀驱逐着我们;想起当年台风过后我们依然下去踢球,脑袋老往被吹弯下来的电灯柱上撞;想起我们在下雨过后生怕踢不了球,提前拿着扫把下去扫积水。
想起这些种种,心里不免有几分落寞。

晓禾在我童年时的球场
带她到我长大的地方

不想上网

两个礼拜没有触网。今天返工,打开电脑,突然生出一些厌倦。看着Google Reader订阅栏里的未读文章数已经飙升到700多,眼前这堆东西,工作、娱乐、玩聚、twitter,过去每天上班都会浏览一遍的内容,每天习以为常的把未读标注为已读的动作,突然之间,全都变得无聊极了。
还是头一次对上网产生抗拒。以某某部每周上网40小时就算网瘾的标准而论,我绝对要算是重度网瘾患者。工作上网,休闲还是上网。上班上,下班也上。在北京的时候,要是不上网,就会感觉失落,每个周末,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对于习惯了宅着的我们而言,似乎这都是理所当然的,也很难想象没有网络的日子。
然而这一趟去湛江,完全离开了熟悉的网络世界,尽然没有一丝挂念,反而在初回这个曾经的癖好时,对它呈现出的千姿百态,和其中习以为常的种种有了些抵触。大概是突然感觉到自己曾经醉心于的那些层出不穷的网络事件,日新月异的网络潮流,那些趣闻怪论杂谈,和真实生活的充实比较起来,是多么微不足道。当你随便走进一家看起来不怎么样的馆子就能吃到出乎意料的美食,你还需要大众点评网么?当你点好一份简单的小食当早茶,坐下来和老友面对面聊天,享受一整个上午的清闲,你还需要开心网么?当你下班回到家,吃完饭按时出门跟朋友小聚,今天聊天喝酒,明天唱K打牌,后天健身美容,大后天逛街遛弯儿,你还会只想着玩网游,只想着人肉,只想着抢沙发板凳地板么?说到底,网络很大程度上还真的只是无聊寂寞者打发时间的地方,在充实幸福的真实生活面前,它大多数时候依然可有可无。
很多时候我们太看重网络能够改变生活的地方,总以为新的技术和潮流必然能够带来变革意义的网络应用,却常常忽略了生活难以被改变的部分,忘记了生活本身的充实才是最重要的。

去湛江

明晚就要坐上南下的火车,哐呛哐呛两个日夜,在喧嚣的大庆来临前逃离,去出席一场自己的简单婚礼。

一转眼我已是所谓已婚人士。似乎这样的身份转变也没有带来多大的不同。还是和往常一样,只不过需要出席一下预定的两小场婚礼。其实也算不上是婚礼,只是亲戚们一起吃个饭,原本陌生的两家人借着两个人的因缘变成了一家。然后一切还是照旧,只不过下次再见到对方父母的时候,得慢慢习惯着改口了。

这两天已经提前进入放假的心态,惦记着大树菠萝,肠粉,生蚝,沙虫和若干精致美味的甜点小吃。在北方得稍微小点资的茶餐厅才有的粤式小食,回到南方就变回了特别亲民草根的街边档。上次春节去没吃着大树菠萝,心有不甘,在北京逛农贸市场的时候,嘴馋买过两盒,回去一鉴定,都说不太新鲜,好吧,这次去已经做好了发点微福的准备。还有硇洲岛,幻想着能有机会出海捕捕鱼,趁南海在未污染前看看它最后美丽的样子。这话说起来有点伤感的味道,不过也许过不了几年,要看纯粹的海,真的得出国了。最好能遇上场微型台风,简单感受感受,也不奢望看到风眼了。

明天,这个时候,就已经在西站了。

关于今天

最近忙得没有什么时间打理博客了,不过今天觉得还是来写点什么吧。今天是09年的9月9日,我们在今天要去海淀区民政局领一个证。据说今天领证的新人已经超过了去年的奥运8月8日。
想到结婚,一个以前看起来遥远的事情,却也很自然地在这个时期到来了。说实话也没有太特别的激动或者婚前恐惧,诸如此类的大情绪。那么多年来自己经常会思考:什么样的人才是适合的,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会比较幸福。一对恋爱中的民工情侣和一对恋爱中的小资青年,哪个会幸福一点?
客观来说,也许是一样的幸福感。在看过很多离离合合的故事后,我已经很清晰,恋爱中的人能多开心,相互的沟通和共鸣是最重要的。恋爱的幸福感并不是取决于两个人自身的条件相加。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等的接近才是极其重要的。回到我自身,我时常也想,要是我的另一半,对我爱好的音乐,对我喜欢谈论的话题,对我所持的人生态度等,毫无兴致甚至不屑一顾,该是多么无奈的一件事。
想起和晓禾认识的过程,其实也挺突然和急进的。在今天看这些事,我会觉得自己运气还是不错。对于我自己的性格,兴趣,喜欢谈的话题等等,我知道也许不是很多人能接受得了。光是我一直都有一种长不大的孩子气,加上很多理想主义的想法,在很多女生看来都是不成熟的特征。在我们确定关系之前,其实对晓禾的了解也还没到那么深,回想起来倒是有些后怕,如果她不是现在这个样子,那会怎么样呢?还好,现实中我们混到今天的状况,我只能说,运气还是不错嘛。
几年前,我有幸看到黄子华的一期栋笃笑,他提到了一位著名的中国现代哲学家(当然是不够曾轶可这些出名了)——唐君毅的一句话“人生的目的,在于他内在的精神自我之扩大,而实现那宇宙的大精神。男女之爱只是去扩大内在的精神自我之一条路。”按黄子华的通俗解释:唐君毅的意思就是:如果你不知道人生的目的,你的爱情只不过是精神病的一种。有很多人喜欢说:“爱情就是人生的目的。”这些人就是说人生的目的,就是去患上精神病!而患精神病的人很精神!——逻辑乱七八糟。
我后来也没看过唐君毅的《致廷光书》,但这句话我一直牢记着。我觉得很多在择偶中迷茫的人,都应该好好看看这句话。一个人内在精神的扩大过程,是永远的,我希望自己也能一直努力做到。以今天作为一个阶段来看,我幸运的发现,我在爱情这条路上没有找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