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地球一小时活动,我们早早就睡了,一觉睡到大天亮,算是超额完成了活动任务。想古人不正是这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电灯发明以前,也不大会因熬夜而生诸多疾患。其实这样的环保活动,最该参与的是那些富人,而不是像我们这样没车没房,租来的屋里只有一盏节能灯的普通人。还好,晚上8点半经过三环边一座光鲜亮丽的摩天大楼时,亲眼目睹了它熄灯的一瞬,算是欣慰。不过,一直觉得,像这样的大楼,在这座城市随处可见,真的有必要在平时下班后和周末晚上都一直亮着所有的灯么?如果只是为了这个活动而熄掉一小时,那又有什么意义?
《生人勿近》世界是冷的,血是热的
不知道是不是美剧《真爱如血》引发了新一轮吸血鬼潮流,最近在荧幕上露脸的吸血鬼还真不少。最近两个礼拜就陆陆续续看了三部吸血鬼电影——《狼族崛起》,《Twilight》,《生人勿近》。
看吸血鬼电影有个标配,那就是得看高清的,最低得是AVI格式,推荐MKV格式,要是看RMVB,那还不如不看。
前两部基本上就是看画面了。作为《黑夜传说》的前传,《狼族崛起》延续了一贯的哥特风格,黑暗,冷酷,故事乏善可陈,这种情况下,如果看的是RMVB,又碰巧是枪版的话,你就会只见一团团黑呼呼的物体在屏幕上晃动,配上阵阵野兽的嚎叫,却不知其所以然,这就是我看《黑夜传说》第一部的经历。
没看之前,我一度把《Twilight》跟《微光城市》弄混,不管怎么说,twilight这个词所传达的那种微妙情绪还是挺有诱惑力的,直到男主角的出场,我才知道自己被骗了。整部戏就是美国高中生校园偶像剧,几个主角白得让人发怵,而那个被很多女生花痴的男主角,我咋就觉得怎么看怎么难受呢?总觉得他鼻子是歪的,难道是错觉。为了吻合青春偶像片的定位,我们的吸血鬼在太阳下尽然变成了“钻石钻石亮晶晶”,而且他们还是吸血鬼中的素食主义者——只吃动物血。不太清楚《真爱如血》是不是也是差不多的主题,如果是的话……好吧,我承认它还是有市场的,只是我不属于目标受众而已。
比较起来,《生人勿近》既没有像《狼族崛起》那样以黑暗为唯一卖点,也没有像《Twilight》那样只是将传统的青春剧包装了一层吸血鬼外壳。它的寒冷与我们的认知没有疏离感,只是以极其自然甚至缓慢渗透的姿态,呈现出北欧一片白茫茫的雪雾,让我在已经过分温暖的北京初春感觉到一阵阵彻骨的凉意。被同学欺侮的孩子,父母离异,跟着同性恋父亲生活,世界于他就如漫长的北欧冬季一般毫无生机,直到吸血鬼女孩的出现,替他报仇,甚至残忍地肢解了欺负他的混混。她甚至不是真正的女孩,他却愿意跟随她,即便是做她的棋子,而我们宁肯相信,这样的结局是最好的,因为在寒冷的世界里,哪怕是一点点的温暖都是奢侈品。而他从她那儿找到了温暖,她也需要他的陪伴,这就够了。
《换子疑云》想起来一个名字
不知是哪个白痴翻译把这部电影译成了《调包婴儿》,害我在故事开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在琢磨是不是这个小男孩本来就不是她儿子,是不是他一出生就被调包了。一边瞎琢磨,一边骂这个母亲太软弱,一边又以时代不同,妇女地位不同来安慰自己有点不耐烦的情绪。直到她被强制送进精神病院,我才恍然大悟,同时猛地想起来一个名字——刘亚玲。
知道这个名字的人,想必看这部电影都会想起它她。同样是一位母亲,同样是强制治疗,同样是权力的黑暗勾当,同样是失去儿子后的痛苦。不同的,是1928年的她还有教会、媒体、法院、民间律师的有力支持,让她最终告倒了LA警察局,赢得了尊重和正义;而2008年的她,却只能无力地忍受改名的屈辱和暗无天日的隔离。这当中的距离,又岂止是80年这么漫长。
从无聊到压抑再到震撼再到释然,如果就电影本身而言,这部电影似乎并没有太多值得称赞的地方,安吉丽娜朱莉的表演,也没有让我觉得她演技有多大提升。但仅仅因为真实,仅仅因为它讲述的这个看似遥远其实就发生在我们身后的故事,都值得我们对导演克林特老头子表达最深的敬意。
勤子
春节回家,正好赶上勤子和Namu的婚礼,简单温暖,像一场舒服的聚会,质朴一如他们本人。
勤子和我是高中好友,大学时渐渐失去联络,再次联系上,竟然是因为她在豆瓣上看到小树的Beyond评论,才跑到我们网站,那之前她根本不知道小树是我男友。所谓缘分,也就是这样了吧。
勤子和Namu是标准驴友,从他们的结婚相册就能看出来,每一张都是两人旅行的记录,配上自己写的或是海子那样前辈驴友的小诗,是我见过最诚恳最贴切的一本结婚相册。一直很羡慕他们的生活方式,想要去到什么地方,收拾好行李,简简单单就上路了。旅程不在于吃得多好,住得多舒适,只在于行走本身,置身于一路风景中的原始体验。
勤子经常身披马甲来我们博客留言,为我们博客增添几分生气,非常感激。在此特别祝福他们,希望他们一直这样相伴行走一辈子。
coletree.cn域名即将停用
商务中国网站一天一封邮件催我们续费,内容如下:尊敬的xxxxxx您好!您在我司注册的以下域名即将到期或已经过期:coletree.cn (2009-03-20) 域名到期后,系统将自动删除域名记录。
而我们不打算再在国内的任何一家公司交钱购买域名,主机等相关服务。去年我们就因为没有来得及备案(主要因为某机构效率极其低下),被某公司擅自关闭我们的空间,当时一气之下转投了国外的GODADDY,虽然国外的麻烦点,但我们摸石过河倒是也搞定了。眨眼一年过去了,近期兴起所谓互联网管制之风,以打击“低俗”为名,暗地里打掉一批“不听话”的网站。于是促生了一批网络移民,就是指准备把相关服务搬到国外的站长;同时还促生了一批“ICP备案代办”机构,促使就业率大增,这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而我们由于赶早已经搬掉了,现在省事了。
关于这段时间的这个事件,或者也考虑网络移民的朋友,可以阅读相关文章。
- 网络移民蔚然成风 – 肚破惊天
域名还放在国内的,立刻转出去吧 – 月光博客
牛博网(bullog.cn)域名被停 万网称登载有害信息 – 中国域名网
Internet Censorship in China (2007) - keso’s Wiki
“备案”主题 – 玩聚 SD
coletree.cn域名在商务中国上我们总共买了两年,总投入2元钱,因为他之前做活动,CN都是一块钱一年。现在不做了,续费需要100多,而我们不打算给这些公司支付超过一块钱以上的数额。宁愿把钱给经济危机下的老美,图个安宁可靠。最后得麻烦有链接到coletree.cn域名的朋友改一下,改到coletree.com就好了。如果你不改……我到时会提醒你的:)
(有通过阅读器订阅的朋友可能还是要麻烦自己改一下了,见谅)
网通通网
经历了半个月下班无网的日子后,新家的网终于在昨天3月1日开通了。接下来的一个月是免费试用时间,幸好来安装的师傅答应推迟一天,不然2月28号就装好的话,3月份就没法免费了。差一天,就差好远,这些神奇的规定总是让人迷惑。
搬家以后,这几个周末都还在收拾整理中,逛逛家对面的市场,购置必须的日用品,了解了解周围的环境。最开心的,是偶然发现小区附近的哪趟车可以直达我们熟悉的那些地名,尽管那些地方我们也只是偶尔才去去。
昨天妈妈过来看我们,对这个新窝也还满意。下午和妈妈去市场逛了逛,买了个汉堡包电话机,之前的印象还停留在新装电话会送话机的时代。其实之所以想在昨天之前装上宽带,还不是因为小树想看昨晚的球赛,结果我发现小树每次熬夜看比赛,那场比赛基本都没啥进球,就像昨晚那场,0比0踢到点球大战,小树自己也是迷迷糊糊看到最后。
网通了,意味着晚上又有很多事可以干,之前存着的电影已经被清理了一半,游戏也玩腻了,接下来的日子,就是写写日志,写写歌,准备我们网站的V3版了。
蜡笔绘画游戏
以前介绍过一个绘画小游戏,链接在此
我们作为打发无聊时光的游戏,可作者不知不觉的又为自己这个事努力了两年。现在出了最新的Crayon Physics Deluxe版本,网站提供试玩版的下载,完整版现在是要收费的了。毕竟别人为此奋斗了两年。试玩了一下,游戏的各个方面都比以前更精致了,也更值得推荐。我想我对这个游戏那么情有独钟,是因为它总能唤起我孩童时的新鲜和好奇感,又总幻想自己是神笔马良。我想游戏的作者也认同。所以当你打开试玩版第一关的时候,你会发现小球是在一个苹果树上掉下来,只是牛顿不在下面。
那苹果倒像砸了我一下,一时间很有共鸣。放上两段官方视频(youtube已被墙),感受一下作者的用心。有兴趣的可以访问官网下载试玩版,有钱的朋友最好购买完整版。www.crayonphysics.com/
小道消息
新家还没有网络,所以无法上网,更新日志也不方便。等周末我们准备去报装一下。毕竟还是有那么一个网站要打理的,而且FLICKR等等的网络服务我们都还需要用。有时不希望被网络束缚太多,不过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没有网络还真是不可以。还好在搬家之前,我们下了一堆不知道好片烂片的电影存着,用于打发这段没有网络的时光。
顺便把博客右边的音乐播放器改了一下,以后不定期会在那上面放些最近听到的好音乐,还提供了下载链接。各位有需要可以点击播放器收听,有喜欢的自己下载就好了。以后不再在日志里贴歌了,因为万一日后空间不够,要删歌的话,这些链接就变无效,挺不好。所以音乐推荐就都放播放器那了。不定期更新,当然也会不定期的删掉一些旧的。
这是国外的空间,所以有时国内听挺慢的,这个我也没办法。大家随意。
漂
刚来北京上大一的时候,我们安排住在学校的学11楼。由于我们这个专业属于学校弱小群体,一个星期后,学校规划宿舍,把我们专业的男生分到学7楼,和一些大专生,一些研究生住在一起。不过我们没有怨言,因为跟那帮爱闹事的大专生住一起,还有整天需要赶论文的研究生住一起,他们总有很多理由需要通宵给电,所以当时我们楼是整个学校唯一通宵供电的宿舍楼。我的搬家历史也从此开始。
大一结束的暑假,学7楼重修。我们被迫搬到蟑螂满地爬的学5楼住了一个暑假。等大二开学,我们告别学5,搬到了较新的学9楼。心想这下不用再换地方住了。的确到毕业,我们都住在这。但不幸的是由于我们宿舍是在本楼层的厕所对面,说白了以前就是厕所,后来改造的。所以后来有一次楼里不知道哪位大哥把衣服扔进了厕所里,堵住了。维修人员需要掀我们宿舍的地板处理,于是我们又被赶到旁边楼管那间房里住了几天,然后再搬回来。大学本科的搬家经历就是这些,严格说来,非典时候我还被关过到校医院半个月,临出院的时候调病房又把我转到了博士生的塔楼。所以这个学校除了女生宿舍以外,多半宿舍楼其实我都住过了。
上研的短短两年,我也没有中止搬家的传统。头一年被学校安排在学校外面的大运村,研二才搬回了学校。
一不留神就到了该工作的日子了,头一站我先从学校搬到公司提供的宿舍,比自己租能省不少,于是坐着辆黑车到了回龙观,这个白天只能看见老人和小孩的地方,倒是安静。可是和晓禾同学见面还是很麻烦。于是后来和几个同学又在蓟门桥找了个房子合租,终于又坐着黑车从村里搬进了城。又过一年,几位同居好友又各奔东西,而我和晓禾准备一起合租了,省去了周末奔波的劳累。一位熟人给我们提供的地,月租贵点,但地方够大,住着很舒服。
舒服的日子眨眼就过去,又要开始新一轮的迁徙。现在我们新搬到了和平西桥,还得感谢我伟伟师弟提供的房子。每次的搬家,都会发现比上一次累,因为东西总是越积越多。有时候想到过一两年又得换地,许多东西能不买我们就都不买了。当然搬家也会带来一些乐趣,重新装点一下房间(虽然不是自己的),熟悉一下周边新的环境,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这些都能带来一点程度的新鲜感。周围环境会对生活习惯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当年离新街口近的时候,我的一个周末消遣就是骑车到新街口逛音像店,可以打发一个下午的时间。
广告: 搬家免不了要找车,这里推荐一位搬家师傅——徐师傅。徐师傅住在大运村附近,当年无意中涉足了这一行,到处帮高校学生搬家,由于价钱公道,还不怕辛苦,深得学生们的喜爱。我也是从学校论坛发现大家都在推荐徐师傅。徐师傅开着一辆金杯小面包,所以不大适合有家具的人士。但对于没什么大家具的一般学生,东西还没多到要搬家公司的地步,也没少到自己能搞定的地步,徐师傅是个好选择。当天我们搬家,徐师傅收了80元,原本只是说帮我们拉过去。后来徐师傅发现我们东西多,主动帮我们把大件行李搬上四楼,省了我们不少功夫。所以如果你也在北京需要搬家,可以找徐师傅,电话13051059771。
除夕夜,奶奶八十八
除夕夜,正好是奶奶八十八岁生日,买了蛋糕给奶奶祝寿。
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音乐蜡烛,点燃中间的花蕊,花瓣就散开来,同时响起生日歌。
蛋糕吃完,留下莲花,在一旁继续唱生日歌。
第二天,奶奶说,这朵花响了一整晚,还挺好听。
春节归来
今年回家的票买晚了一天,所以大年三十,大部分人开始在家吃团圆饭,看电视的时候,我还在火车上。回来很多人问是否那天火车上有免费餐可以吃,我说没有。这就是国内这些个电视台,天天在新闻里作秀的结果。大家竟然都觉得火车应该有免费年夜饭可吃,我跟他们说那天晚上火车上的盒饭,还是一样是15块,一点折扣都不打。不过呢,那天傍晚的时候,一队乘务员排队向每个车厢的乘客拜年,有几个还拿着暖壶,关切地问各位乘客是否需要热水。走在前面的两个乘务员手里拿着数码相机,一顿狂照。但由于当时乘客已经不多,而且车厢一头本来就有热水可打,大家都没觉得有什么倒热水的需要。大年初一才回到乡下奶奶家,大家一起吃了团圆饭。虽说是乡下小地方,没什么大饭店大酒店。但这顿饭也算够丰盛的,而且还是自己家做的饭吃的痛快,终于补回了我一顿年夜饭。
回到北京也几天了,照片都没整理玩,就要准备开始搬家了。新家是师弟伟伟家的房子,除了价格给我们算便宜了点外,她妈妈还免了我们半个月的房租,真有点不好意思了。这一年开始,就事多,接下来还有很多计划要去实施。希望新的一年,多遇到些像伟伟一家这样的好人。
春节快乐
今天下午,我们将分别从陆,空两路奔向各自的家乡。
虽然有点晚,但还是能赶上过年的。今年的火车票特别难买,网上也一堆骂铁道部的。我自己是在19号早上排队希望买23号的票,当天七点多出的门,售票点是九点放票。去到售票点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过于乐观,前面排了三十多个人左右,许多人是帮朋友排的,所以发票的时候,就会忽然有很多人直接挤到前面去。最终我排到将近十点,一问只剩站票了,白排了。只好准备买24号的票,是最晚的选择了,如果不行只能找黄牛,或者网上转让。第二天抱着最后一丝希望继续排,这次提前了很多出门,去了一个人少的售票点,排在了第八位。又在寒风中排了两个小时,终于买到了票。比较可惜的是差一点就可以买到卧铺,如果不是因为排我后面的那位部队干部插队的话。谁让那么巧排我前面小兵是他以前的下属呢,别人就招呼他上去排了。又那么巧这个干部和我买同一趟车,售票员说最后一张卧铺被他买走了。
虽然是坐票,但还是觉得可以了。工作后这是第三次春节回家,第一次拜托的以前实习公司的财务帮我订,订到了。第二次是去年南方雪灾,没敢坐火车,于是飞回去了。这次算第一次自己亲自去体验春运购票,熬了两天最终还算买到了。
购票这件大事搞定以后,心里就踏实了,接下两天没什么事,抽空把博客框架改了改。文章区域宽了点,以后可以放大图了,看着更舒畅。春节准备回家拍点照片,看看这个休闲小城市变成什么样子了,是否还是有很多破楼。春节快乐,节后再见啦。
电影音乐两首
奥斯卡提名出来,把《黑暗骑士》给刷了,《老爷车》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也没有男主角提名。特别是对于喜欢听歌的我来说,看到最佳歌曲提名是《Jaiho》和《O Saya》出自《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回到地球》出自《机器人总动员》。这些再次提醒我不要跟奖项较真,弄得自己郁郁不乐。
这里放出两首我喜欢的电影歌曲吧,摔角王的片尾曲《the wrestler》之前已经发过了,并且金球奖上也获奖了。另外一首同样喜欢绝对优秀的,是老爷车的片尾曲《Gran Torino》,这两首歌都是专门为电影所作,歌名和电影名都一样,而且除了好听之外,也是电影中男主角的内心独白和潜台词,实在是我很喜欢的作品。《Gran Torino》中伊斯特伍德还参与这首歌的作词,可见他对这部据称是息影之作的片子非常重视,这首歌的歌词很重要,除了是对电影中那位老男人晚年的总结,也许也是78岁的伊斯特伍德在人生这样一个阶段的感悟。引用当中的一句“your world is nothing more than all the tiny things you’ve left behind”,敬这位伟大的牛仔。有兴趣的还可以看清晰的MV(观看),希望也能去看一下这部好电影。
另外一首是《格莫拉》里,两个当地自认为是的小混混抢了别人的毒品之后,得意忘形的在路边点歌机上点的一首歌,然后两人在那手舞足蹈。歌手是ALESSIO,似乎是有点历史的意大利歌手,挺年轻活力的一首,贴出来好像跟《老爷车》反差有点大,心里可能很难调整过来。这歌资源不多,看到网上也有人找《格莫拉》的这首MP3,但愿他能找到这来。
如果说整部电影的配乐,08年还是最喜欢《文雀》,不过奥斯卡不带外语片玩,所以应该会给《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2008 八部佳片
抽空看了看豆瓣里我们标记的去年看过的电影,粗略估计不下100部了,对着单子回想自己什么时候看的这些电影,连带着能想起自己那段时光都做了些什么,仿佛又把去年的经历回忆了一遍。这和我们写博客的意图一样,若能坚持多年,以后再回看每段时光,也许自己也会觉得多不容易啊。08年还是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好电影,选了印象最深的几部推荐一下。
1.WALL-E
2008佳片无数,但真要说哪部电影能够渗透进我们的生活,那还是非WALL-E莫属。回想当初看预告片时,第一次看到脏兮兮的WALL-E形象,很难将它跟可爱联系起来,也更难想象半年后我们会把WALL-E买回来摆在身边,时不时拿个遥控器玩它,反反复复听他含糊不清的叫自己名字而不觉得厌倦。这就是WALL-E的魔力,皮克斯的魔力,影片中关于WALL-E的每一个微小细节,都透露着皮克斯对于角色的细腻把握,而这也是中国动画最缺乏的。皮克斯在WALL-E的番外篇BURN-E中同样展示了它作为动画大牛的水准。
2.黑暗骑士
如果没有WALL-E,黑暗骑士当之无愧会成为今年的年度最佳。我不是美式漫画翻拍电影的死忠,之前对蝙蝠侠系列电影也不太感冒,但这部电影,彻底改变了我对于此类电影的看法。这是一部能让你看得血脉喷张,同时又唏嘘不已的电影。而希斯莱杰的逝去,则加剧了这部电影的黑暗悲情意味,让这部前传真正成为了永恒的绝唱。期待奥斯卡为希斯莱杰颁发最佳男配奖。看完这样的电影,你会觉得所谓主流大片,就该如此,每一个镜头,每一场戏,每一句台词,都是精心设计,难怪有好多影迷会执迷于专研其中的每一处细节。
3.摔角王
临近年末,突然又钻出来不少好片。也难怪,都是冲着奥斯卡去的。摔角王,一个一点也没有吸引力的名字,至少对于我是这样。于是被拉着陪小树一起看。结果是大出所料,感动到流泪,一遍遍听片尾曲,感受那个中年老男人的孤独和落寞。有个小细节是兰迪去签名出售比赛光盘,看见几个昔日的摔角界明星也在旁边签售,那几个人不是坐着轮椅就是打着绷带,专程前来就是为了挣那么几个钱,个中的心酸只有这些摔角手们自己知道。兰迪的扮演者,曾经的帅哥米基·洛克,凭借这部电影重出江湖,更是一举拿下金球奖最佳男主角。希望今年的奥斯卡能再拿一个最佳。不过下面这部电影会是最有力的竞争者。
4.老爷车
传言这是老头子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收山之作。结果看完之后又听说老头子宣布要跟斯皮尔伯格拍新片。也罢,毕竟老头子还不到80岁,是还可以继续拍下去嘛。如果说上一部电影是中年老男人的故事,这一部就是老年老男人的故事了。短时间内看了两部老男人题材的片子,还都很不错。除了同样有上一部的孤独和落寞,许多地方还穿插着幽默的小桥段,最后则是以悲壮,有些让人一时难以理解的悲壮而结束。这样一个老头,一个看上去孤僻,守旧,没有宗教信仰,不可理喻,和周围的人甚至儿孙们格格不入的老头,会以自我殉葬的方式去完成对于朋友的淳淳关爱。老头子克林特的表演和讲故事的方式,将这样一个故事表达地极其自然,含蓄,却又让人看完后难过得要死。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
5. 功夫熊猫
每次梦工厂出来一个中国元素的动画巨制,总是会引发国内动画界一场巨震。但从花木兰到功夫熊猫,多年过去,我们的动画片还是无法望其项背。从改编的功夫片头到片中的中国音乐,每一个元素都有着浓浓的中国味道。说明别人拍动画片,不只是外在做得可爱了就行,而是从角色内在开始分析,从每一个细节去处理。这才是中外动画的最大差异。看功夫熊猫是很开心的事,看完还不过瘾,可以玩玩功夫熊猫的游戏,还扩展了电影里的好多情节,交待了许多背景故事。
6. 苜蓿地
Cloverfield之所以上榜,是因为它开创了一种新的电影模式。不是转得人头晕的镜头,那个在《女巫布莱尔》里早就用过了。而是互联网时代,影片和网络结合,电影里和电影外结合,编剧和观众互动的模式。很佩服J.J Abrams爱玩,敢玩,能玩的本性。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追着要看Lost的原因。其实电影或电视这会儿已经超越了其本身的范畴,它变成了一场游戏,一场可以和若干影迷一起参与的游戏,当然这样的游戏只适合那些爱玩解密游戏的超级饭丝,所以也难怪,还是有很多人会觉得Lost无聊,觉得Cloverfield没劲。不过,我正好是吃这套的人。
7. 天水围的日与夜
终于轮到中文电影,特别要谈谈这一部。非常平淡的电影,如果去掉当中几处情感爆发戏,我会觉得更完美。这一部电影可以让我静下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有人天天鱼翅捞饭,有人天天菜圃炒蛋,别人的富裕是别人的,和自己无关,我只求在一个温暖的地方,温暖的活着,有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这就够了。当整个世界都在疯狂追求成功,追求利益,我们只想停下来,不说话,依偎在一起,听听音乐,看看电影,晒晒太阳。
8. 文雀
很遗憾,如果你看的是国语版的文雀,我可以理解你把它当成烂片。万恶的广电总急,阉割篡改了所剩不多可引进电影的最后精华,最终的结果就是,我们现在很少再去电影院看电影了。其实这部片,小树作为一个有香港情节的人,比我更有发言权。不过我也很是喜爱这样一部色香味俱全的电影。一直很喜欢杜琪峰的风格,他的风格似乎在法国也挺吃香,所以才有了这回法国人的配乐。影片中的每一条街道,每一处小店,每一小段音乐都很有韵味。看这样一部电影,像是在读一首若即若离的诗,你会觉得周围的空气也精致起来。看完后你会不自觉的哼着里面的一段音乐,学着他们的步伐,轻盈地穿过大街小巷。
以上就是2008我们最爱的八部电影。其实今年还有很多好片,像《海角7号》,《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悬崖上的金鱼姬》,《追击者》,《格莫拉》,《浪潮》,《杀手没有假期》,《人生访客》等等都不错。期待2009的好电影,期待我们2009年的生活!
《摔角王》摔角称王
在昨天发完《摔角王》的24小时后,66届金球奖颁奖典礼开始,米基·洛克凭借《摔角王》夺得最佳剧情片男主角,而昨天贴的这首片尾曲也夺得了最佳原创歌曲。虽然比不上那部《百万窟窿》拉风,但我非常心满意足。原本觉得能拿的就是这两个奖,都拿了,一个不拉。
后来也看了米基·洛克的一些介绍,他的生涯也的确和片中主角有许多相似,所以演绎得如此到位。同时也发现他从一位大帅哥变成了今天所谓的怪蜀熟。真是感叹岁月无情。至于奥斯卡,倒是无所谓了,我想这部电影中米基·洛克的表现已经得到认可。这部电影是限制级,除了摔角题材,还有许多脱衣舞女郎的裸露镜头,所以对它的宣传等等都会有些影响吧。
另外把昨天的《摔跤王》,改成了《摔角王》,豆瓣上写的是摔跤,MTIME上写的是摔角。不知道现在这两个词有没有什么不同。按我从小的认识,摔跤似乎是蒙古那边的那种,有奥运项目。而摔角才是指电影里的这种。我觉得还是应该认真点好,所以改了一下。